为什么顶级大美人都必备神秘感?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郭采洁 范晓萱 为什么顶级大美人都必备神秘感?

为什么顶级大美人都必备神秘感?

2024-01-19 12:45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也有人说范晓萱半红不糊的根本原因是,她的媒体形象太不连贯了,并不全是因为蹦跶得不够多。

在14岁到20岁这个阶段,她是唱,“小叮当帮我实现,所有的愿望”的少儿偶像。

甚至在1997年年末,她还在唱着,“我爱洗澡皮肤好好”。

但过了没几个月,她却猛然间以平头示人,与李宗盛合作推出了专辑《Darling》。开始吟唱:

“每当你叫我 darling,这字眼给我信心”

到了1999年,在大家还没有消化完《Darling》带来的冲击时,范晓萱又推出了新专辑《我要我们在一起》。

“柔情的日子里,生活地不费力气”

一年之间,人们对她的印象,就需要从期盼爱情的清新小女生,转变为悠游情海的妩媚小女人。

进入新世纪,当大家都觉得范晓萱就要按照情歌小女人的道路,发展下去的时候。

她又选择退出栽培了她十年的福茂唱片,成为了一名独立唱作人,并在一年之后推出了爵士风的全新专辑《绝世名伶》。

“男人真是性感,却像笨蛋”

“人类的无助,人类的死路”

整张专辑的美学氛围既诙谐迷离,又显露出深深的厌世感。

从那之后,范晓萱向着小众音乐和审美一路狂奔而去。

接连发布了以宗教音乐为重点的《福禄寿·序》,和以古典音乐为基础的《还有别的办法吗》。

时而虚无、时而忧郁。直到2007年,范晓萱组建乐队,彻底“黑化”成了一名摇滚主唱,推出了新专辑《突破》。

专辑封面上的她,沉浸在自我世界里,在火焰中起舞。

歌曲《那种女孩》里,三句几乎是尖叫着的“做自己”,让我们不难感受到她内心的压抑和浴火重生的快感。

自此,30岁的范晓萱彻底与她漫长而分裂的少女偶像时期告别,进入了自我且稳定输出的成熟时期。

碧绿的草坪,湛蓝的天空,一头白金色短发。专辑《赤子》中的范晓萱,一扫过去的阴霾。

“管他什么音乐,每天都是情人节圣诞节”

孤独忧郁的她,终于放下心防,再次做到了“与民同乐”。

与此同时,她也重新开始参演电影。

主要角色有,2011年《龙门飞甲》里美丽又脆弱的素慧容:

2012年《听风者》者里,聪慧内向的沈静:

以及2019年《罪梦者》里,潇洒又纠结的白兰:

遍历范晓萱的过往,我们很难勾勒出一个很具体的形象。

活泼可爱、帅气不羁、平和内敛、优雅性感都可以是她,但没有人能说清楚真正的范晓萱是怎么样的,她的魅力看似纷繁却充满了神秘感。

虽然这种特质,导致她相对于郭采洁,更加不易被观众理解,但也成就了她身上那份独有的“女性之美”。

不争不抢、甚至是厌世的。自在又自我,不费力、赢很大。

说到这里。神秘感与女性美绑定,其实是一个并不罕见的美学现象。

王祖贤和《与往事干杯》里刘岩的身上,都存在这样的特点。

伊娃·格林巨大的银幕魅力,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来源于那份,怎么也无法驱散的神秘感。

从伊莎贝拉到西贝拉:

再到G小姐、佩小姐:

角色在变,但那份孤绝的神秘之美一直稳稳地横亘在电影之中。

即便剧情再烂,也无法阻止观众大喊,“Eva好美”!

除了伊娃·格林,于佩尔和夏洛特·兰普林,也属于自带神秘气场的女演员。

她们就像永远的陌生人,微笑中带有寒意,逼视中却也隐藏虚无。

令人看不清也猜不透,只能静静欣赏。

反观男演员,神秘感在他们身上却是一种颇为稀有的特质。

德普算一个吧,但他再神经质、再神秘,似乎也比不上总是跟他搭戏的海伦娜。

这是为什么呢?

在比较早的研究中,学者对于女性神秘感的解释,一般都建立在男女先天的心智结构有差异,这个论断之上。

他们认为,比起更注重客观存在和抽象观念的男性,女性更注重主观体验。

这让她们认为世界是神秘的,神秘感也反过来滋养了她们。

但在进入20世纪后,随着生物学、医学和社会的发展,有学者提出,男女两性先天的心智结构并没有太多差异。

因此,女性身上所谓的神秘感,其实是文化建构的产物,并非天然存在。

比如“女性更注重主观体验”、更容易认为万事万物充满魔力。

并非她本身是“通灵体质”,而是外部世界很少给她施展力量的空间,导致她只能不断向内。

另外,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,都远低于男性。这让她即便想表达,也没有足够多的词汇和概念工具去支撑。

并且因为地位的相对低下,其表达结果也容易被另眼相看,隔离于主流之外。

不会说、说不清楚、说了也没人好好听。

这种女性在自我表达上的结构性弱势,使她必然更容易被认为是“难理解的”、神秘的。

除此之外,比起女性,我们也总是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去了解男性。

因为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,女性作为一个文化创造群体,经历了被边缘化的过程。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女神形象的变化上,找到线索。

在中国,女娲的形象就经历了,先秦典籍里神格超越伏羲的独身神,到东汉时期雌雄同体的偶身神。再到清代被严重丑化,甚至被认为是一个用了女性名字的男人…

在西方,大地女神盖亚的形象,也经历了从最早生育主神的大母神,逐渐丧失了诞育神祇资格的过程。最终被抹除独立神格,成为了男神的依附。

诸如此类排异式发展的不断深入,使得文化生产的各个领域,诸如文学、历史、宗教、艺术等,都被男性在极大程度上占据。

这意味着,一位男性即便默不作声,我们也能从其他男性的无数表达中,了解到他们共有的那部分,不至于对这位男性太陌生。

但女性就不是了。

如果一位女性不说话,我们其实远没有那么多的背景资料,去归纳出大致靠谱的猜测。

那么女性,也就逐渐拥有了“神秘”、“很难被认识”这样一种属性。

说到这里,我们不难发现。神秘感在男性身上的普遍缺失,以及女性之美与神秘感的高度绑定,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由文化环境赋予的,而非他们的天然属性或主动选择。

由男性主导的文化体系,也很热衷于加深这一印象。

比如唐代文人就创造出了,“美人宜驴”这种美学意象。

认为真正的美人,她的坐骑不该是倔强的高头大马,而应该是性格温和的驴。

她们骑在驴上,缓慢、悠然,没有进攻性,只有永恒的神秘感。

这种特质,在莫言的中篇小说《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》里,得到了非常具体的展开。

“一个身穿红裙的少妇,骑着一匹油光闪闪的驴,旁若无人地闯了红灯,从几乎是首尾相连的汽车缝隙里穿越马路”……

“美人掐了一朵蓝花,叼在嘴里,显示出一种潇洒之美,好像一个女侠,或者像个女匪……美丽的女人大多都有这种本事”……

这类针对女性“神秘、缥缈”的美学形象建构,有意无意中强调了这样一种观念:

一位女性越是远离现实,她就越有可能是美的。

进而把女性美与现实生产生活对立了起来。是当仙女还是柴火妞,每个有机会选择的女性,都需要衡量其中的得失。

除此之外,神秘这种特质,也会在某些时候转变为女性被伤害的理由,比如欧洲中世纪的猎巫运动。

从神秘佳人到神秘巫婆,大概只是一念之间。

因此,与其说女性是神秘的,不如说女性被塑造成了神秘的,以及她需要被认为是神秘的。

我们的感官,先于思想,体会到了这一点。

于是西班牙女摄影师Martina Matencio会说:

“我选择不再拍男人,大家都了解男人”。

可见,“看”这个行为,大家都会。

但能看到什么、重视什么、又对什么视而不见,却是一笔盘根错节、甚至故意混淆视听的糊涂账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